![期货高频交易](/uploads/allimg/190309/1-1Z309120952222.jpg)
高频交易商的程序错误不仅影响自身,有时甚至会冲击整个资本市场②。在极端情形下,即使高频交易程序没有发生错误,它仍然会给市场带来猛烈冲击,造成极其巨大的市场波动风险。例如,2010年5月6日,美国证券市场发生闪电崩盘事件(Flash Crash)。这一事件的起因是当日一家大型共同基金为了给其持有的股票组合投资提供套期保值而试图以市价成交的方式在很短时间内卖出75 000份价值41亿美金的标普500迷你股指期货合约(E-mini S&P 500 future)[2]。由于数量较大,市场一时缺乏适量的买单,导致流动性短缺,市场价格随即立刻下跌。
与此同时,跨市场的套利交易导致股指期货对应的股票价格也迅速下挫。这一个体事件引起了多米诺骨牌效应。一般来说,高频交易商会在证券市场中提供大量的流动性。但是,为避免过度持仓,高频交易商通常会设定一个持仓上限;高频交易程序会在连续买入或卖出并达到上限时自动停止交易或反向下单[4]。这一行为不仅加剧了流动性短缺,也导致市价进一步迅速下滑。
于是,更多的高频交易商在达到持仓阈值后暂停买入或下达卖单,恶性循环的链条因此形成。市场逐渐开始陷入恐慌,冲击范围也从标普500迷你股指期货扩散至其他期货品种,再从期货市场蔓延至现货市场。当日,在14:30至14:48的大约18分钟内,道琼斯指数下挫千点,跌幅达9.2%,创下了道琼斯指数一百多年历史中单日下降幅度最大的记录。
随后,因为价格过度下滑,包括高频交易商在内的投资者又迅速进入市场大量买入,导致市价急速回升,市场在大约8分钟内瞬间反转又恢复到14:30左右的状态。截至收盘,道琼斯指数当日只是轻微下跌。在此事件中,起因并非高频交易程序发生错误,但是高频交易程序之间环环相扣的反馈机制将一个小小涟漪放大至对整个资本市场的巨大冲击。